从绘画的起源了解丙烯画
绘画史也是技法演变的历史。任何艺术家都知道,其作品的基础是对技法的了解和掌握。从第四纪艺术绘画中最早使用马鬃或羽毛制成的画笔涂抹天然颜料,到现代绘画,都是一个深渊。或者说没有那么深。请注意,从旧石器时代到今天,画笔的形状没有丝毫改变。另一方面,颜色是从石头中提取出来的,经过粉碎形成泥土。例如,黑色–顺便说一句,艺术史上的第一种颜色–是从木炭或锰中提取的。我们在阿尔塔米拉等洞穴中看到的红色和赭色,则是用碾碎的粘土中的氧化铁制成的。但这种粉末还不够,他们很快发现,要想作画,就需要一种更具流动性的质地。这就是所谓的画膜。因此,他们加入了粘合剂,可以是蛋清、血、鱼胶、树脂……最后,所有东西都被磨碎了。这就是它们了洞穴里的画作 也有受天气影响的避难所里的画作 几千年后我们还能看到它们
早期文明中的绘画
在漫长的巨石时代,绘画因这些巨石而消失,但在最初的文明中,绘画又卷土重来。 埃及神庙或雅典卫城的真正辉煌与我们今天的想象相去甚远!很难想象帕台农神庙会被涂上鲜艳的色彩。但它确实存在。编年史告诉我们,这座巨大的建筑被涂成了红色(metopes 的背景)、蓝色(三女神像)、金色和黑色(柱子的凹槽)。罗马人,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致力于消除希腊文化中的所有多色痕迹。这是一种亵渎,因为希腊人什么都画。我说的不仅仅是墙壁,还有建筑物,甚至雕塑。德尔斐的战车手是从海里捞起来的,因此不会像炮弹一样被熔化,它是一座青铜雕塑,甚至连假睫毛都还保留着。青铜是希腊雕像最常见的材料,它被隐藏在一层模拟人皮肤的蜡下,然后再上色。 你能想象漫步在伟大的菲迪亚斯设计的雅典卫城中,看到建筑物、墙壁和雕塑上如此丰富的色彩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吗?当然,他们在富饶的克里特岛及其著名的宫殿中也有先例。克诺索斯保存着一些最精美的米诺斯绘画作品。
早在希腊文化出现之前,埃及人就已经出现了。这个诞生于尼罗河畔的文明也用明亮、平淡的色彩来装饰神庙和陵墓。两者都使用了壁画、蛋彩画和彩绘技术。我们也不应忘记另一个同样出现在涨水河畔的早期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是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摇篮。汉谟拉比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法典就是在这里诞生的。但它也是使用蛋彩画装饰建筑的文化。与埃及人相比,美索不达米亚的调色板变化较少,仅限于白色、红色和蓝色。
古典绘画技巧
在漫长的中世纪时期,壁画、蛋彩画和颜料画这三种技法实际上是占统治地位的技法,其中又以罗马式和哥特式时期为最。蛋彩画通常溶于水,主要使用蛋黄、植物胶或酪蛋白作为粘合剂。它是中世纪绘画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技法,甚至在文艺复兴早期也被广泛使用。它的拥护者称,这种画法色彩绚丽,画层通常坚硬耐看。
壁画
壁画是最常见的壁画形式。有史以来最有名的壁画是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米开朗基罗几乎是在违背自己意愿的情况下为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绘制的。我们应该多么感谢这位教皇,他成功地说服了天神构思出绘画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经过全面修复(20 世纪 80 和 90 年代),成功清除了污垢层和蜡烛烟雾,我们发现了至今依然动人的色彩。壁画技术经久耐用,使它们看起来就像刚刚上过漆一样。它的特点是不直接涂抹在墙上,而是涂抹在湿的石灰石膏上。颜料也溶于水,并渗透到石灰砂浆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要几天的原因,因为只有在这种准备工作还是湿的时候才能进行粉刷。这些都是它的优点,但它也有缺点。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不允许修正。如果油漆工出了差错,就必须把灰泥刮掉,然后重新开始施工。因此,假壁画也应运而生。并非所有画家都是米开朗基罗。虽然最早的文明就已经使用壁画,但壁画在拜占庭、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尤其是 Padre Pozzo 的幻觉巴洛克)最为兴盛。当然,18 世纪后三分之一的时期,戈雅在其著名的《意识的觉醒》中绘制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圣安东尼奥-德拉佛罗里达壁画,为壁画艺术写下了杰出的篇章。
虚饰
提到的第三种技法,即彩绘技法,需要加热。将颜色稀释在熔蜡中,然后热敷。希腊是其发源地。这种混合物质地致密,呈奶油状。罗马人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尤其是在画板上。在中世纪、18 世纪和 19 世纪,它强势回归,越来越受欢迎。它的主要魅力在于其鲜艳的色彩、透明的质地和极强的耐久性。在 20 世纪,漆画所经历的现象令人好奇。许多现代艺术家都爱上了这种技术,他们或纯粹使用这种技术,或将其与混合技术相融合。其中最有名的是墨西哥壁画家迭戈-里维拉(Diego Rivera)以及贾斯珀-约翰斯(Jasper Johns)和林达-本格里斯(Lynda Benglis)。
石油革命
任何一种技术都起源于早期。然而,15 世纪见证了一场真正的革命。油画颜料的出现,对绘画来说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地震。虽然油画不是佛兰德斯画家扬-凡-艾克发明的,但正是佛兰德斯画家扬-凡-艾克因推广这种技法而闻名于世。 谁不熟悉《阿诺尔菲尼夫妇》这幅画?这对夫妇脚边的小狗是一个细节的展示。它似乎是一根头发一根头发地画出来的。这种精细程度是当时已知的任何其他绘画技术都无法达到的。从此,油画成为欧洲最杰出的绘画技术。油画的主要特点是使用植物树脂和油(主要是亚麻籽油或核桃油)作为粘合剂。由于不用水,油画的干燥速度比其他技法慢得多。油画的用途是无限的。画家可以在油画上涂上薄薄的一层,使其看起来几乎透明–这就是釉彩的黄金时代!但同时,您也可以涂上厚厚的颜料,让您感到轻松。油画颜料涂在画布或画板上。要了解艺术家们为何开始使用油画颜料,关键在于其绚丽的色彩,最重要的是,因为可以叠加笔触而不改变作品,所以可以对其进行修正。直到 X 射线的出现。现代技术为委拉斯开兹和其他艺术家带来的遗憾是众所周知的。
请注意,这个故事并非一连串的成功。如果没有,请记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是一次在干石膏上使用蛋彩和油彩的失败尝试。不正确的混合物和厨房的高温导致了艺术史上最著名画作之一的图画层变质。
丙烯:现代技术
还有最后一章要提及。就在人们认为没有人能够取代油画时,丙烯画出现了。那是 20 世纪初,先锋派将传统绘画推向了风口浪尖。先是在老欧洲,后是在美国,各地都响起了自由的呼声。与学院派相对立的技法应运而生也就不足为奇了。丙烯和油画是过去和现在的产物。丙烯与水混合,油画与油混合。因此,一条金科玉律是,丙烯永远不能放在油画上。此外,它们的质地也不同。丙烯更像是搪瓷。表面处理可以是哑光或亮光。我们也不要忘记,丙烯酸中含有乳胶。另一方面,丙烯还可以与蛋彩画或水彩画等其他技法相结合。 弱点?最近才被发现,这意味着我们还不清楚它的使用寿命有多长,将来会不会开裂。
丙烯的主要优点是干燥速度快。它的另一个优势是在抽象绘画中的表现力。丙烯颜料的最佳搭档是其特有的水滴或喷漆等元素。这种多功能性吸引了许多实验和前卫艺术家。想想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如果没有丙烯酸的流动性和快速干燥,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能创作出他著名的滴画作品吗?不可能。
丙烯颜料的起源是什么?
丙烯酸诞生于现代化学。1934 年,德国化学公司 BASF 创造了第一种丙烯酸聚合物分散体。但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画家们才开始认真探索其艺术潜力。莫里斯-路易斯(Morris Louis)和海伦-弗兰肯塔勒(Helen Frankenthaler)等人率先使用丙烯酸,发现他们可以创造出油画颜料无法达到的色彩效果。
使用丙烯酸树脂的好处
丙烯颜料的调色板是无限的。合成颜料能带来油画颜料梦寐以求的鲜艳、饱和的色彩。此外,通过用水或丙烯媒介稀释颜料,还能轻松控制其不透明度。 想要质感?丙烯颜料就能满足您的需求。从像水彩画一样的薄层到可与最浓稠的油画颜料相媲美的厚厚的浮雕。别忘了,它还能将非绘画材料融入其中。沙子、纸张、画布……丙烯酸都能将它们吸附在其聚合物基质中。
但是,丙烯画并不只是抽象派和实验派的专利。超现实主义画家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等人已经证明,丙烯画可以达到惊人的细腻程度。它的干燥速度快,无需等待数天或数周,就可以连续分层创作。一幅画布可以在数小时内完成,而不是数月。
丙烯颜料还使绘画民主化。它比油画颜料便宜,更易于使用和清洁。它不需要有毒溶剂,也不会产生强烈气味。这使它成为艺术学校和工作室的宠儿。一代又一代的业余和专业艺术家都以丙烯作为主要绘画媒介。
使用丙烯颜料的缺点
它的缺点是什么?除了不确定其长期耐久性之外,一些画家还抱怨它的外观太 “塑料”。还有人怀念油画颜料的深度和丰富性。此外,油画颜料干燥时间快,虽然在很多方面都有优势,但对于那些喜欢长时间湿着工作的人来说,可能会感到沮丧。
但这些批评并没有减缓丙烯酸的发展速度。丙烯颜料仍在不断发展。新配方试图模仿油画颜料的质感和光泽。其他方面的发展则指向环保、无塑料和完全可生物降解的丙烯颜料。丙烯颜料的未来,就像所有绘画的未来一样,还有待书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现代技术已经在艺术史的调色板上赢得了一席之地。
马塞达作品中丙烯酸的使用
因此,像 Maseda 这样的艺术家选择丙烯画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位来自卡斯特利翁的艺术家的手势绘画与街头艺术相呼应,这意味着他的笔触需要丙烯这样的技术。那些被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等天才抽象表现主义推崇备至的水滴,是梅塞达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丙烯和行动绘画似乎是一回事。当 Maseda 用他那不可分割的紫红色调进行喷涂时,他也在寻找水滴的效果。的确,Maseda 喜欢综合运用各种技法。一般来说,他的制胜三叉戟是丙烯、喷漆和毛毡笔。但总是丙烯。Maseda 的节奏、激情和愤怒,加上他快速的笔触,使他成为丙烯画的忠实追随者。
但不要搞错了。这并不是故事的结束。文字也经历了从泥板、纸莎草纸、纸张到电脑键盘的演变过程。但它依然生机勃勃。绘画也将不断融入新技术,增加新方法和新材料。也许人工智能会发现一个我们现在几乎无法梦想的世界。 Maseda 的光致发光绘画不就是这个故事的另一个步骤吗?

Comisaria independiente, crítica de arte y profesora en la Universitat Jaume I de Castelló. Compagina la docencia e investigación en el campo de las artes con el periodismo cultural a través de colaboraciones con medios como la SER o el periódico El Mundo.